育兒│憤怒情緒心理學。孩子是最懂得激怒人的生物,情緒很滿的時候不要教孩子。
珍惜天賜給予你的不同,不用於常人的想法,我也感謝天賜給我兩個兒子,個性是如此的截然不同!
孩子是最懂得激怒人的生物
這一篇是我的上課筆記分享,前陣子對於孩子的教養感到很頭大的時候,我去報名了一堂黃柏嘉諮商心理師的講座,是關於「探索原生家庭經驗對教養風格的影響」,從內在的整理,做好自己內在的功課,或許才能「保持好心情」在教養孩子身上。
我們知道卻做不到的事情
我們都知道不要吼罵小孩,但為什麼常常都做不到,但是家長往往能掌控自己的只有一個東西就是-「自己的情緒」,我們不要只會要求孩子,其實更應該要求的是「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」。以下有3點我覺得很好,要不斷的催眠自己用心去學習。
1.孩子是最懂得激怒人的生物,情緒很滿的時候不要教孩子。
2.學習比忘掉容易,人生沒有那麼多應該和必須,有時候憤怒來自於期待落空。
3.關於教養這件事:不是你學,就是我學。
人生走到最後終歸是一個人
我很喜歡上課分享的一首「天賜」,裡面的詩句,尤其最後一段:「希望你有幸有這一個這樣的孩子,他使你學會,這一切不是關於孩子,而是關於你自己」,其實在教養的路上,爸爸媽媽也要跟著升級,因為人到頭來,終歸是一個人。
希望你有幸有這樣一個孩子, 他與你對著幹,從而你可以學習如何放手, 他不聽話,從而你可以學會聆聽, 他有拖延症,從而你可以學會欣賞靜止時的美, 他老忘事,從而你可以學習擺脫對事務的依戀, 他過度敏感,從而你可以學會理智, 他總是心不在焉,從而你可以學會專注, 他敢於反抗,從而你可以學會打破常規思維, 他感到害怕,從而你可以學會相信宇宙的力量。 希望你有幸有這樣一個孩子, 他使你學會,這一切不是關於孩子,而是關於你自己。
孩子只是我們人生中陪我們走一段的那個人,想一想或許大部分教養的風格,很多的傷口都來自於自己原生的家庭,從現在起我們就是「我們孩子的原生家庭」,如果可以,我們不喜歡的也不要在複製在孩子的身上,有一些傷口是自己必須要自己去治癒的,沒有人可以幫助你,就像壞掉的體重計,有時候必須要自己去「矯正歸零」才行。
往往我們自己把自己「框架」起來,大部分是自己去詮釋和回應的,「有人在有限範圍內可以活得精采,卻有人在優渥的環境裡活的很憋屈」,試著在生活中練習減少「我必須」、「我應該」這件事。在這堂講座中我覺得收穫比較多的就是:其實生活中沒有這麼多應該和必須。
活的自由一點,教養上面也比較沒有太多的壓力,把「應該」改成「希望」會好很多,就像教養沒有絕對值,孩子帶給我們的問題,都不一樣,我想當家長的也必須在成長的路上,隨時調整,當媽媽好難,育兒也好難,終於知道養兒方知父母恩,根本也是重新認識自己的新里程。
臉書留言
一般留言